消费日报网讯(记者 马佳丽)“以前给孩子选纸尿裤,最担心荧光剂和细菌超标,现在新国标对这些都有了严格要求,作为家长更放心了!” 在母婴店选购产品的李女士欣慰地说。
自 2025 年 7 月 1 日起,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(国家标准委)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《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》(GB 15979—2024)(以下简称新国标)正式落地实施。据悉,该标准于2024年6月发布,是在2002年发布旧国标后,时隔22年的首次更新。这一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,为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,也为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。
二十多年来,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领域不断有新产品问世,但由于旧国标未能对其形成约束规范,该领域进而出现了 “监管盲区”。新国标对 “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” 的定义与范围进行了精准界定,将产品范畴清晰划分为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三大类:妇女经期卫生用品,如卫生巾、卫生棉条等;排泄物卫生用品,像纸尿裤、护理垫等(不包含厕纸);以及卫生湿巾、抗菌剂、抑菌剂等新兴品类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此次标准升级,充分考量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不同产品的健康风险,调整了真菌检测方法,优化了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方法,增加了新理化指标检测方法、部分抗(抑)菌试验方法等。“这一系列严格的规定,无疑给行业树立了更高的标杆,推动企业在产品研发、生产工艺、质量管控等方面持续创新与优化,促使整个行业朝着高质量、规范化的方向迈进。”该人士表示。
随着消费升级,消费者对卫生用品的需求已从 “能用” 转向 “好用”“安心用”。在某电商平台,主打 “无荧光剂”“弱酸性 pH 值” 的卫生用品销量同比增长300%。该平台品牌部负责人认为:“新国标实施后,消费者选购时将更关注产品检测报告和技术参数,这也促使商家优化选品策略,引入更多高品质产品。”